换成是你你是给孩子就近报个连教师资格证都不知道有没有的培训机构去上课,还是报这个从报名环节就做筛选的班呢?
洪老师眼睛发亮。
她觉得这大有可为!
主角再表示,这种培训班唯一的问题就是第一批招生会很艰难,你需要一个特别的亮眼的招生点。
主角再再表示,你看这样,我勉为其难,允许你用“xx市中考第一名,晓婷同学力荐”这种宣传标语,作为
换,我将成为你的合伙
,你觉得怎么样?
洪老师觉得可以。
这么聪明的脑瓜子,她今天不敲定,明天这个脑瓜子不就被别给敲走了?!
今天她能随便一想就想出这么一个赚钱的方案,明天不就能想出另一个?
这是一次非常有钱途的投资!
投了!
洪老师的的这家培训机构名叫闪亮教育。
这家教育机构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几乎成为了所有初中生家长、高中生家长眼里最好的校外培训机构,再也没有缺过生源,反而有不少家长建议能不能扩班——
“我哥的孩子成绩明明也到了,就因为你们学生满了他就进不来了!”
直到五年后,教育局宣布,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作者有话说:
六千多字,双更!我记得我好像欠着啥更新,但我记不起来市为啥了,不管了反正就算补齐了。
本章中某乎网友提到的家天天抄作业考第三,自己天天认真学习考第六的,是我本
了,当时真的是拿着成绩条在我爸车上哭得稀里哗啦,一度怀疑
生。
还有洪星星那个考了5分没进面,结果家考了3进面了的,嗯,是我同事,
家当时也哭老惨了,不过第二年她就上岸了(国考省考都中了,然后她幸福二选一)。
第33章 亏钱的第一百三十三天
◎我搞周边试卷了!◎
教育局这个文件, 其实就是综艺部部长谢谢之前担心的那个问题,关于培训机构不应该在没有一些资质、达到某些条件的况下开设初中生、高中生关于校内课程衔接上的课程。
谢总监想到的时候,白编剧当然也想到了。
原著小说因为是几年前的书, 当时国家政策还没有对培训机构做限制, 所以作者不可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她只是觉得培训机构很赚钱,所以她给主角的创业之路最后落脚在培训机构上面。
她哪里知道这本书写完之后过了没几年,教育培训这个市场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这就跟某些娱乐圈真同
小说作者一样,写这本同
的时候, 这个明星还正当红,结果这本书写完了,
家塌房了, 那你也不能指责
家以一个塌房艺
当主角对吧?
家说不定自己都在哭呢。
原本按照编剧的正常思维, 遇到这种不知道能不能放进去的原著剧,最好的选择就是往里面塞感
戏, 然后弱化事业线, 把这个问题给回避掉(嗯, 这也是
主高中的戏份那么多都是感
戏的原因之一), 但如今苟大
造假的那份建议书里, 既然已经说了那个感
戏和事业戏上的占比,白编剧对于原著里的这段内容只能进行修改。
改动的方式, 就是把整个故事发生的时间点往后挪一挪, 主角原本在初中就可以搞的这个教辅,给挪到了高中,然后原本在原著里根本没有发生过的来自政府部门的打击, 则出现在了大学。
为了让观众在看的时候对这段剧有代
感、有爽感, 也为了对得起赞助商赞助的资金, 蓝导和白编剧花了一集半的时间来描绘
主角和洪老师一起搞出来的这个名为“善良教育”(赞助商的名字)的培训机构。
整个教育机构的发展,是以洪老师为视角拍摄的。
一开始,洪老师是觉得自己大概是被忽悠了。
签完两份合作协议离开学校回到自己租的办公场所之后,她就开始后悔了。
是啊,家
主角再怎么牛
好了,也就是个没有社会阅历和创业经验的小孩啊,她怎么能因为当时这个氛围,当时
家小姑娘这个气场,
家当时这种话术,就给一
答应下来了呢?
但现在她想反悔也没办法了啊!
白纸黑字写进去了呀!
她要按照约定执行的呀!
于是她只能按照协议书上的内容,对已经顺利招收的、还没开班的第一批学生的家长挨个讲了他们培训机构要改的事——
是的,是这样的,我们机构前几天联系到了市一中的一个团体,她们同样也是本市当年中考的时候各个区的前十名,这个团体总结了一份她们当初学习初中知识时候的习题和学习方法,我们机构觉得很好,和她们开展了合作,打算在班上推广教学。
但是呢,因为这是家学霸的方法,我们研究了下只能适用于在学习上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就是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拿到的分数达到满分的75%的学生,而您的孩子这次在我们这边报的数学课,但他的成绩只有40%,可能会不太适合我们的教育方式。
今后我们培训机构就只招收到达75%的学生了,但因为您的孩子在此之前已经报名了,那接下来就你们家长自己决定,是让他继续留在我们这边上课,还是换个培训机构退课(反正也还没开始上课)都可以!
洪老师在和家长说的时候,真的是表面上故作镇定,实际上内心慌的一批——这可是她们培训机构唯一的收来源啊!如果
家真的都退课了,那她就没办法在规定时间内凑齐一个班的
数开班,那她在这段时间来全部的努力就白费了!
然后她就要洗洗脑子回家相亲去了!
和那些肥大耳的老家伙去相亲!
(为了表现出洪老师对这一段的恐惧,剧组特地找了个差不多形象的男孩子带给演员看了一眼找找代感,演员果然把这段戏非常速度的给过了)
而就在这种惊慌中,家长们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反馈。
他们都以一种“卧槽劳资赚大了”的语气在和她谈,除了极个别的家长决定给孩子退课,其他家长都表示就让自家崽子留在这个班上!
就这个班!
这个班好啊!
这作他们可太熟了,不就相当于重点班和普通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