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穿越时代

关灯
护眼
一、两极分化的民国印象 发布地址: wkzw.me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新网址:ltxsfb.com

《汤姆叔叔的小屋》由一位主张废的美国北方作家斯托夫,于南北战争之前写成和出版,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虔诚的黑汤姆大叔,充满了不幸和苦难的一生。书中刻揭露了隶制度的罪恶和残酷,描述了在这个崇尚生而平等的国度之中,黑们承受的各种苦难——们被隶主肆意的污践踏,男们像牲般暗无天地劳作,隶的孩子依然永远是隶,他们随时领受着隶主戾的刑罚,在易所内像商品一样被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地在隶拍卖会落幕后被迫妻离子散……

因此,斯托夫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就如平地一声炸雷,彻底震撼了整个美国社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美国民对隶制的抵触绪,进一步促使了废运动的发展和南北战争的发。

而在南北战争结束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世纪初期,同样以南方种植园生活为背景,另一部驰名世界的经典小说——《飘》,却完全是从南方隶主的角度,来讲述那段烽火动的历史。

创作这本书的美国南方作家玛格利特?米歇尔,除了描写斯嘉丽和白瑞德两位男公的曲折恋之外,也没忘了对美国南方的黑制度大唱赞歌。她用充满优越感的笔调,将白对黑役描写得既和谐又漫,还臆想了他们和白隶主的和谐共处,却对他们的苦难和反抗视而不见。同时更是对林肯总统发起的解放黑运动大加鞭挞,认为是北方军队的坏了南方田园牧歌式的平静生活,造成了社会混、道德败坏和民的苦难……

在《飘》这部小说的字里行间,明显充满了对往昔隶主生活的怀念。在作者的笔下,南方的庄园生活是致而又美妙的,南方上流社会的男个个都是绅士,对待侵之敌(北方佬)奋勇斗争,对待士彬彬有礼,就算是白瑞德这种被赶出家门的子,都会为了维护士的名誉而开枪杀。黑则显得愚蠢而又快乐,没什么反抗绪,大多数庄园对待黑都很友善,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都有基本保障,在神上也很惬意。如果真要把这些黑从庄园里赶出去,他们还得担心能不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

为了显示南方隶社会的“和谐安乐”,否认解放黑的正义,米歇尔还借用公斯嘉丽之,写出了这样一段抹杀隶逃亡史实的奇文:“……那些北佬从前听说南方地主家都养着凶猛的猎犬,以备追逐逃走的黑之用,便都信以为真……他们又问到那种给隶脸上烫字的烙铁,以及那种虐打隶用的九个齿儿的铁蒺藜,其实南方地主并没有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北方宣传的资料罢了。”

可事实又究竟如何呢?只要走进档案馆里,翻一翻美国内战发之前南方各州的旧报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刊载着成版的缉捕逃广告。而且,根据广告中的特征描述,这些黑差不多个个脸上都有烙印,胸和背部满是鞭痕、伤疤。此外,当时的南方有不少武装打手团伙,专门以替富缉捕逃为生,甚至还有广告在推销经过特殊训练、专为追捕逃所用的凶悍猎犬!

很显然,玛格利特?米歇尔在写《飘》之前肯定没看过这些东西,或者就算看了也故意视而不见。

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南北战争失败之后,强烈反对废的南方白顽固派,组建了奉行白至上主义的三K党。这个三K党乃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种族恐怖主义组织,曾经犯下过无数罪行,并且到现在还有部分残余组织于美国南部存在,继续对有色种实施力活动。但在《飘》中,却把三K党描绘成保卫白的侠义团体,还长篇累牍地描写了三K党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按照这部小说的鼓吹,当时所有“真正的南方”,包括主角斯嘉丽和她的丈夫、朋友在内,几乎都参加了三K党……

——这么看来,按照现代的观点,斯嘉丽这位公的身份标签,似乎就应该是铁杆反动派后裔,反政府组织成员、极端种族主义者……外加武装恐怖分子目?是不是有点太劲了?

遗憾的是,无论米切尔士在《飘》一书之中如何妙笔生花,颠倒黑白,试图为残酷的黑制度披上一层温脉脉的外衣,所谓“幸福的隶生活、和谐的隶社会”,都依旧不过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的伪命题——除非受到力和死亡的迫,这世上怎么会有乐意去做隶?而隶的生活又有何幸福可言?

总之,隶社会是隶主的天堂、隶的地狱。而笔杆子则总是被掌握在“有良心的隶主”手里……

因此,对于《飘》这本书中对昔南方隶社会的过度美化,有一位黑作家艾丽丝?兰德尔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慨,并且提笔写了一部同小说《风吹走了》。该书以一个黑代替富家白小姐斯嘉丽作为主角,重新演绎了一遍《飘》所讲述的故事,通过对《飘》中大量物、节和对话的改编,用辛辣讽刺的笔调,揭露了那些白绅士在光鲜外衣之下的残忍、虚伪和堕落,从而表现出当年黑隶的悲惨命运,以及黑们对这种不公正命运的抗争,故而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看到这里,也许有会说,美国黑已经被解放一百多年了,这种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那么我就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在印度的新德里,有个婆罗门种姓的教授,家里很有钱,雇了很多仆。前不久,她在博客志上写了一篇附有照片的短文,吹嘘自己家对待仆是何等的仁慈宽厚——具体来说,就是允许仆在不当班的时候,和她一起待在客厅里,观看大屏幕晶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肥皂剧。

但问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教授自己坐在沙发上,仆却必须跪在地板上。而那张长沙发最起码可以坐得下四五个,旁边还有几张靠背椅……可仆们却不能坐,因为他们是低种姓族群。

这要是放在我们中国,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你让你家里的保姆有凳子不许坐,只能跪在地板上跟你一起看电视试试看,家不气死才怪!

然而,就算是这样的格侮辱,在当今这个号称“民主自由”的印度社会,都已经算是宽容的表现。

如果当前的中国社会也突然变成这副模样,那么某些节匮乏的富和“英”,或许会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氛围很是喜欢,但是放在一般的民群众身上,却恐怕会愤怒得要炸了!

放到民国时代,恐怕也是一样: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那肯定是水火热的地狱;而对于少数“英”来说,那倒确实是能够肆意妄为的天堂!

所以说,就整个社会的各阶层而言,民国有民国的好,新中国有新中国的好,具体就要看每个的社会地位和个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民国时代的旧中国社会,在两极分化、阶级对立、陈规陋习、漠视权等问题上,恐怕比现在的印度社会还要更加糟糕得多,以至于黑暗到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程度。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